“從目前我國環保機械設備的發展現狀來看,基本的大氣治理、城市污水及工業廢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但與國外目前同行業的發展現狀相比,我國大型環保裝備水平尚難以望其項背。”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郭寶林日前表示,環保機械工業的發展還將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受益的行業會有許多,如通用機械、儀器儀表、化工機械、信息產業、生物化學等行業。他認為,目前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國產化的瓶頸,還是體制落后與創新欠缺。
業內學者一致認為,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的環保機械工業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環保機械行業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做好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加快大型關鍵設備國產化步伐。
朝陽產業前景無量
作為一個朝陽產業,環保機械工業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2005年12月3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
郭寶林認為,該《決定》對環保機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環保技術裝備和基礎裝備,提高環保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自主制造等。這正是未來環保機械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風向標。
“在大氣治理方面,人們關心的火電廠的脫硫問題仍然不理想,30萬千瓦及以上大機組脫硫裝置依然依賴國外,關鍵設備沒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些都成了制約我國環保機械設備國產化的老大難問題,以致我國環保機械工業的發展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后了10~15年。”郭寶林說。
郭寶林表示,這之間的差距不在單機制造上,而在于工藝設備和觀念。例如污水處理,在國外這是一個集成的概念,污水也被認為是一種資源,而集成技術在我國非常落后。
選擇優勢企業扶持
業內人士分析,按照2005年需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裝機容量2670萬千瓦計算,若全部利用國外技術設計制造,需投資267億~320.4億元;若全部采用國產化設備,僅需投資178.36億元。這種既能為國家節省資金,又能為國內企業贏利的事,何樂而不為?
據介紹,目前以資金和創新為驅動力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發展的一大共性特征。而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還停留在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無序狀態上。
為此,學者建議,要加快環保產業升級,就要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強企業在消化、吸收基礎上的集成創新能力,加大開發力量和資金投入,大力支持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組織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推動產學研結合。
同時,在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過程中,應在環保裝備工業中選擇具有一定優勢和影響力的研究領域,集中力量突破。
免費提供設備報價、方案設計等服務,歡迎您隨時咨詢我們將第一時間給予回復!
0379-673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