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礦山設備備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目前我國礦山機械行業的科技基礎相對薄弱,改革開放以來,礦山機械行業以市場換技術作為提高產品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同時還要面對國外競爭者在中國投資辦廠的嚴峻形勢。有關建議,我國礦山機械行業要抓住機遇、加速發展,先要在科研技改、自主創新方面下功夫。
我國礦山機械行業目前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礦山機械行業企業綜合實力不強,大多數企業在科研、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和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精力和資金投入都處于停頓狀態。國內礦山機械產品品種尤其是國家建設急需的關鍵設備不能滿足要求,而且存在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產品質量不穩定、全員勞動生產率低等問題,造成我國礦山機械制造企業的產值增長率與利潤增長率不相稱。二是產品品種、技術、質量、服務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國內礦山機械行業對礦山的實際貢獻率低。以冶金礦山為例,目前在用的設備有1180種,我國能自給的只有26%左右,而且大都是技術含量低和質量要求不高的設備,其余74%左右仍然需要進口。國產設備尤其是技術含量高的移動設備,如全斷面掘進機、礦用汽車、挖掘機、鏟運機等,與進口設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此,提出提高礦山機械行業創新能力的途徑:礦山機械制造行業應采取與國外公司和國內專業設計院建立不同形式的聯合,包括組建集團、聯合體、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等,要爭取在某個工程項目上采取聯合設計的方法,先介入再提高,做到雙贏。其次,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優勢專業的應用試驗室,進行產品、制造工藝的應用技術研究。
試驗室應高起步,立足實用,包括試驗理論和方法、試驗設備和規模、以及控制與檢測技術,必要時應該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另外,國內外相關高等院校不僅是礦山機械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而且是礦山機械基礎理論與試驗技術研究的淵源,必須借助其力量,與他們采取不同形式的聯合與合作。
免費提供設備報價、方案設計等服務,歡迎您隨時咨詢我們將第一時間給予回復!
0379-67399999